其他
现场|齐聚金陵,首届中国中枢神经临床研究宁丹论坛圆满落幕
中枢神经系统领域,还是一片蓝海。
伴随老龄化进程的加剧,国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。在紧迫的临床需求催生下,中枢神经领域内的创新药物临床研发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。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,2024年,我国本土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销售额将会达到2500亿元级别。然而,在以脑卒中、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为代表的细分领域,研发壁垒高筑,新药投入大、风险高。
因此,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中枢神经临床研究的高质量发展,首届中国中枢神经临床研究宁丹论坛,邀请到诸多国内神经内科、机构、伦理、统计等知名专家和医药行业大伽出席。
就推进区域伦理、提高临床研究的研发效率和质量、推动申办方/CRO/SMO/医院多方高效协同、中枢神经领域临床研究的方案设计和质控等议题,与会者们进行了深入研讨。
本次会议由同写意CNS新药俱乐部主办,南京瑟维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、南京宁丹新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。
欢迎致辞
程增江
同写意论坛发起人
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新药研发与注册专委会执行主任
观点集萃
总结来说,需要建立科学家和医生组成的研究团队;找到正确可靠的靶点;选择最佳的药物;正确地设计临床试验。
我希望联盟成员们积极支持企业注册,产学研紧密结合,推进医药高质量发展。从提升基层医院工作做起,届时甚至可以远程指导使用新药。而除了与产业紧密结合,我们还需要树立标准,既能够迎合前沿科技,又能符合实际国情。每一个标准,都是对行业的一个支撑。
推进新的诊疗方案,有来自宏观层面的支持;另外一方面,前沿技术与医学融合,也促进疑难疾病诊疗获得突破。但如何建立机制,推进多中心临床中心的审查,仍然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。对比参考,美国建议采用中心伦理审查机制,香港采用统一标准,统一模版来推进多中心伦理审查。目前落地的能实现的有北京医学伦理审查互认平台。另外,区域政府也有相关努力,比如南京临床研究伦理协作审查联盟,制定标准和流程,避免重复审查,推进临床审查。
临床试验的关键在于人——PI团队、Sub-I、还有研究助理(包括CRC),实施团队之外的重要角色还有QA。两个核心,分别为数据要真实可靠、文件(法规/方案/质量体系)依从。三个环节,分别为项目启动、项目协同和项目结题。四个流向:项目流;受试者流;药物流;文件流。回顾GCP,当体系建立后,还是应当回归到学科建设。
赵杨南京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主任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
回到统计学,在样本量大的时候,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必须高度统一。另外还有亚组分析,在于探索内在一致性,这种高度内在性能证明一致性;最后一个是协变量调整,对于确定的临床试验,一定要根据确切的科学,CDE一定不想看到本来是阴性,但调整了一个变量而变成阳性。
药物研发过程是高风险、长周期。背后的逻辑是早期廉价淘汰,需要分专业收集信息,全流程整合信息。动物早期试验的结果,还不能看作是真正的临床获益。获益评估和安全性信息都是一个渐进性过程。药监局当局获批药物上市,考虑获益风险评估,需要权衡多维度证据。
核查关注真实性和科学性。比如受试者信息的完整真实性、现场使用试验药物的可靠性、原始数据的可测性和完整性、关联安全有效数据的规范性等。我国的GCP工作,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,从一味追求数量向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转变势在必行,雷霆万钧。
写意花絮
相关链接
◆ 现场丨创新药、智慧医疗……太湖湾畔,再论生命健康未来之路
◆ 创新突破CGT,风云际会东太湖:CGT产业化峰会暨谱新生物品牌一周年庆典
◆ 现场丨4大主题,30余位科学家,金鸡湖畔再话生物医药创新
◆ 现场丨万众瞩目佛山创新药论坛,问道新药源头创新与临床转化
◆ 现场丨万人与会,2022年首场生物药先进技术峰会在云会场盛大开幕